vivo这场发布会猛料太多了:Vision震撼亮相,价格却成谜
2025 年 8 月 21 日,vivo Vision 探索版在东莞长安体育馆正式亮相,雷科技受邀来到现场报道。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这款产品暂时不会对外销售,价格也依旧是谜团。好在 vivo 表示,即日起会在北京、深圳、广州等 10 多座城市的 12 家 vivo 官方授权店中展示,用户也可通过预约的方式进行体验。
虽然目前我们还买不到 vivo Vision 探索版,但这并不影响它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 MR 混合头显产品。
轻,是vivo Vision的第一王牌
vivo Vision探索版最大的卖点是体积轻便,相比市面上重量普遍超过600g的MR头显产品,vivo Vision探索版将整机重量直接降到了398g,是目前业界最轻的MR头显产品,近200g的差距让用户在佩戴时不会感到明显的压力和面部压迫感。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vivo官方表示,为了让vivo Vision探索版既能「减重」又在配置上不缩水,它们先是采用了分体式铆接设计,同时采用了高强轻质镁合金,再搭配独家的梭形折面镜片布局,不仅在重量上减轻了不少,视觉上也更加精炼。
当然,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脸型,vivo Vision探索版别出心裁地带来了可调节面罩及绑带设计,如果是近视用户,还可以提前定制从100度到1000度的磁吸镜片,更换镜片时仅需轻轻一吸即可,再也不用担心一台头显只有一个人能用了。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在屏幕方面,vivo Vision 探索版搭载了Micro-OLED双目8K臻彩屏,分辨率为 3840*3552,支持P3色域。为了保证每台vivo Vision探索版的两块屏幕显示效果一致,vivo还为其搭载了双目校准功能,让用户在使用时能感受到专业电影监视器般的观看体验。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核心配置层面,vivo Vision搭载了高通第二代骁龙XR2+平台,其采用7nm制程工艺,集成5G基带与AI加速引擎,支持并行处理8K 360°视频解码与实时三维建模运算。再加上 vivo 为其量身定制的OriginOS Vision系统,还实现了1.5°高精度眼动追踪,相当于站在2米外看1块手表大小的精准定位,再加上26个自由度的微手势识别和垂直175度的识别范围,带来自然精准的眼手交互体验。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生态内容方面,vivo 表示虽然它们的生态建设还处于初期,但已经在影音、游戏和办公方面给用户们带来了不少丰富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影音方面,vivo Vision 探索版不但支持常规的 180° 全景视频、2D/3D 影院模式、空间视频,还支持部分体育及电竞赛事直播,用户可自由切换观赛视角,再搭配多窗口功能,让用户拥有了上帝视角,这种观看体验绝对是旦用难舍。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噢对了,可能很多读者对 vivo Vision 探索版的观看体验没有什么概念,雷科技在这里简单举个例子:普通的手机屏幕尺寸在 6.7 英寸左右,笔记本电脑则在 14-16 英寸左右,家用电视的尺寸在 65-85 英寸左右,超大豪华电视的尺寸也基本在 115 英寸上下,而 vivo Vision 探索版的观看尺寸可以达到 120 英尺,换算过来就是 1440英寸,可以说戴上 vivo Vision 探索版,就进入到一个 属于你自己一个人的IMAX 影厅中。
当然,为了进一步丰富娱乐体验,vivo Vision 探索版还推出了《桌鼓达人》和《小V的旅行》两款MR休闲娱乐内容、支持3D电竞观赛,通过手势旋转、移动沙盘调整视角,敌我走位尽收眼底,体验战队教练的感觉。
关于 vivo Vision 探索版的体验部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不妨搜索雷科技的相关评测文章,里面有更详细的介绍和体验。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开头部分我们也曾提到,vivo Vision 探索版并不会在今年发售,而且在价格方面雷科技猜测也不会特别亲民,虽说 vivo 表示会尽可能做到万元内,但也估计会在 8000-9000 元上下,不妨期待明年 vivo 能不能拿出更亲民更好用的 vivo Vision「量产版」吧。
vivo 影像战略再升级,要做国产第一?
说完 vivo Vision 探索版,我们再来看看 vivo 今天的另一个重头戏:影像战略升级。
熟悉 vivo 的读者们都知道,vivo 在影像上的投入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从早期的「厂妹机」进化到如今的手机影像标杆,vivo 确实花了不少心血。
就在8 月 21 日,vivo 更是高调宣布将携手学界、科研机构及专业圈层,如浙江大学、中国摄影家协会等知名机构持续打破专业壁垒,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为未来影像发展开拓新解法。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换句话说,vivo 对影像层面的探索已经不止于摄影方面,而是针对安全、健康和跨端体验进行相关布局。可能很多读者不是很懂,影像是怎么跟安全健康扯上关系的,vivo 对此也给出了解释。
首先是健康方面,vivo 表示 X200 系列的长焦微距功能在医学上大有用处,它们已经与医疗光学达成合作并推出专业级便携式裂隙灯,让专业眼科影像走进基层医疗,更加便捷可及。
其次是安全问题,vivo 是目前首个加入国际C2PA内容真实性联盟的中国手机厂商,它也将从可溯源、可验真两个维度守护影像安全,为创作安全性与内容真实性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是跨端体验,其实从 vivo Vision 探索版中我们就能看出,vivo 希望将手机层面的影像表现带到各个智能终端上,而 vivo X100 Ultra 和 vivo X200 Ultra 目前也是支持了 3D 影像拍摄和行业独家60fps空间视频(仅 X200 Ultra 支持),从而打破用户的创作瓶颈,不再拘泥于传统影像创作思路。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在影像技术方面,vivo 进一步精进其自研的蓝图影像技术,从而为用户带来更专业也更好用的影像系统。
例如在借助自研芯片和大模型画质增强算法下,vivo 将进一步提升30X 超长焦的画质与光学细节;又比如在视频领域推出「冷胶视频人像」等风格化视频模板并首发自研AI定制美颜,满足年轻人多样的创作需求。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正如 vivo副总裁,影像副总裁于猛所说,vivo在不断夯实夜景、人像、长焦、视频四大赛道积淀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探索用户场景融合,推动专业能力从行业赋能大众。这话听上去可能有一点「画饼」的味道,但从 vivo 近两年在影像上的努力来看,于猛还是有底气说这话的。
作为vivo的老用户,雷科技也十分期待今年即将发布的 X300 系列又能带来什么新花样。
写在最后
纵观今天这场发布会,可能很多读者会觉得有些乱,上一秒还在讲头显设备,下一秒又开始说影像战略,实际上我们能看出 vivo 今天的基调是「将他们的影像技术扩展到更多领域,而并不是仅限于手机。」
例如在活动一开始,vivo方面就公布了一件大事。他们成立了「机器人Lab」,要将蓝心大模型、蓝图影像、vivo Vision 融合后打造成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
也就是说,vivo 正试图通过娱乐、办公、家庭等多元场景建立刚需,并把它当作通向机器人时代的阶段性成果。
这就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出 vivo 已经不再满足于「手机厂商」的头衔,它们正在规划一些更宏大的产品,但口号喊出来了,后续要怎样真正去实现,可能也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