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梦想引航 他们奔赴更广阔的天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09:14:00    

来源:台海网

温裕熙

温裕熙

高考分数:618分

录取院校及专业:兰州大学核安全专业

“军港之夜”点燃少年国防梦

“我心里一直有个国防梦。”聊起梦想与抱负,19岁温裕熙的语气十分坚定。这个暑假,他已经在攻克大学的功课,而在他的书桌一旁,一把笙静静地靠着,这个从小喜欢吹笙的少年,与国防梦的缘起,藏在《军港之夜》的旋律里。8月底,他即将迈入兰州大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学习,远赴大西北追逐梦想。

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中风后生活无法自理,父母也双双面临着中年失业的困境。生活的拮据让温裕熙从小有着节俭的习惯。小学毕业后他考入厦门市音乐学校,第一次接触到笙——这个古典乐器,吹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军港之夜》成了他的启蒙曲。“待到朝霞映红了海面,看我们的战舰就要起锚……”曲子里的歌词,让爱国的种子在他心里悄然发芽。练习吹笙的时间成了他少年时光里最珍贵的记忆,在反复琢磨乐谱、吹奏乐曲的日子里,不仅练就了他的耐心,也让他在生活的困顿中始终保有精神的光亮。

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传记让他热血沸腾,课本里“两弹一星”的故事更让他心潮澎湃。温裕熙说,钱学森是自己的精神榜样:“钱学森先生研究核武器的事迹让我十分向往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为国防贡献力量。”高中三年,物理始终是温裕熙的强项,在物理学科的优势也让他自然地将目光投向国防科技领域。高考结束后,温裕熙在志愿一栏上郑重地填上兰州大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激动得彻夜难眠,捧着录取通知书,他仿佛看到了梦想的轮廓。而角落的那把陪伴他许久的笙虽已许久未吹,但见证着他一路的成长足迹,这个曾在笙管间编织梦想的少年,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笙声虽已远,少年将启程!

林昱涵

林昱涵

就读学校及年级:大同中学即将读高一

逆境中成长的阳光少女

今年9月,15岁的林昱涵即将进入大同中学学习,生活的磨砺让她比同龄人更加懂事。不到十岁时,她就主动分担家务,扫地、擦窗、帮母亲捏腿,妈妈腿脚不便时,她会细心搀扶着出门。“爸妈总往好的方面想,很少说辛苦。”她说。

林昱涵的父母曾先后罹患肺结核,父亲在2015年左右患上肺结核,经过药物治疗后康复,母亲也在2021年患上肺结核,治疗时每月需花费上万元的进口药费,家里积蓄几乎耗尽。如今父母虽已停药康复,却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干重活,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初三学业压力最大时,父母还会陪她散步聊天,考不好就一起分析试卷,乐观的家庭氛围也成了她的精神支柱。闲暇时,她爱随手画画,从幼儿园起就没间断过,画笔也成了她排解生活和学习压力的好伙伴。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她期待在新环境里能够提升自己的理科成绩,也培养一门兴趣爱好。这个爱笑的少女,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父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早已融入她的性格,就像她笔下的画,虽未获过奖,却满是阳光,在逆境中勾勒出成长的力量。

蔡嘉晔

蔡嘉晔

录取院校及专业:黎明职业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

撑起家的少年向着编程梦出发

清晨六点,金安社区的菜市场已泛起烟火气,19岁的蔡嘉晔拎着菜篮穿梭在摊位间,为家人采购一天的食材。这个即将踏入黎明职业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少年,早已习惯用稚嫩的肩膀分担家庭重担——母亲因脑部损伤导致手脚行动不便,外公外婆年逾七旬,生活重担压在这个刚成年的孩子身上。

从小学起,蔡嘉晔就是母亲出行时的 “小拐杖”。陪母亲乘公交时,他会耐心引导行动迟缓的母亲迈上台阶,常常要等半分钟才能站稳。家里的重活累活他主动包揽,洗碗、采购成了日常。母亲的康复治疗、外公外婆的养老开支,让这个家庭常年拮据,也让他从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中专三年,他主攻计算机专业,数学天赋在“代码世界”里得以施展。“编代码时按逻辑一步步推导,会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今年暑假,他在必胜客后厨勤工俭学,一点点攒下学费。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曾给予他力量,生活的磨砺更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份沉稳。谈及未来,他眼神坚定:“先在大专打好基础,争取专升本,将来做软件工程师。”这个在困境中早早学会担当的少年,正用勤奋与执着,奔赴编程世界,编织属于自己的未来。

温婧熙

温婧熙

就读学校及年级:厦门一中即将读高一

赛场到书桌她永不服输

“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海底两万里》中的这句话,被15岁的温婧熙工工整整抄在笔记本扉页,也成为她成长路上的“鸡汤”。哥哥温裕熙是温婧熙的榜样,今年中考她考入厦门一中。“高中我要加入文学社,培养更多兴趣爱好!”她的言语中透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劲头,而这股乐观劲,要从小学时那个改变她的篮球说起。

小学五年级,父母给内向的温婧熙报了学校篮球队,起初她百般不情愿。“第一次运球总掉球,躲在队伍最后面不敢抬头。”她笑着回忆。直到遇到那位总把 “别怕失误”挂在嘴边的教练,手把手教她投篮姿势,在她投进第一个三分球时带头鼓掌。渐渐地,球场上的奔跑跳跃让她打开心扉。“和队友配合传球时,必须大声喊出战术,慢慢就敢和人打交道了。”为了成立女篮社团,她作为少先队的一员,坚持向学校提出建议。当学校终于成立女篮社团时,她和同伴兴奋地在球场上欢呼。篮球,不仅锻炼了她的体魄,更把曾经腼腆的女孩打磨得开朗外向。

温婧熙的书包里,总躺着两本宝贝——篮球战术笔记和数学错题本。“数学曾是难题,但语文一直是我的强项。”她把篮球场上的不服输劲头用在学习上,将语文老师教的复盘方法迁移到数学学习,错题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写满“再试一次”。家里书架上,不少文学课外书被她翻得卷了边。拿到厦门一中录取通知书后,温婧熙第一件事就是查学校文学社的招新信息,她说:“想和同样热爱文字的人一起,在文字里探索世界。”那些在书页间流淌的墨香,正是她丰盈内心的养分。今年9月,温婧熙即将踏入厦门一中的校门,这份在平凡生活中生长出的乐观,将化作勇气,伴她一路成长。

黄嘉诚

黄嘉诚

录取院校及专业: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

带着妈妈的爱坚定前行

清晨五点半,天刚刚亮,黄嘉诚的妈妈已悄悄起身,在厨房为即将赶去学校的儿子准备早餐。这样的清晨,在这个单亲家庭里已重复了十余年。

今年夏天,18岁的黄嘉诚收到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为这个靠妈妈打零工维系的家庭,添了抹希望。这个腼腆的少年有自己的小世界:初中起就对电子设备着迷,课余自学编程知识;在排球场上挥洒汗水,释放青春活力。填报志愿时,他坚定选择软件技术专业,源于对计算机的热爱,更藏着一个简单的梦想:“妈妈说与其玩游戏,不如自己创造游戏。我想进米哈游那样的公司,做能让大家快乐的游戏。”

如今,他已规划好专升本的路径,更盼着大学勤工俭学减轻妈妈负担。这个在生活磨砺中懂事成长的少年,正带着妈妈的爱与自己的执着,在逐梦路上坚定前行。

爱心助学捐款账户

户头:厦门虎溪岩寺开户银行:

工商银行厦门金融中心支行

账号:4100021209024904460

咨询电话:

海峡导报热线 2961110

捐款请备注:

海峡导报爱心助学

导报记者 陈婧琳 林泓 文/图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