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场到“铁骑新兵”!00后橄榄球运动员退役当辅警,记者跟访烈日下的交通值守日常
近年来,随着热度持续上升,李村商圈已经成为青岛市最繁忙的商圈,与最繁忙商圈相匹配的是车流和人流的络绎不绝。在商圈里,活跃着一支铁骑队伍,他们以机动灵活的特点出现在每一个拥堵和事故现场,第一时间疏通堵点。近日,记者跟访李村商圈最年轻的铁骑队员,见证他守护商圈的12小时。

路口处疏导交通
退役橄榄球运动员成为铁骑队员
15日上午10点,青岛交管支队李沧区大队李村中队铁骑队员范希凯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今天,他的勤务是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中崂路有违法停车举报,我们过去处置一下吧。”简单沟通之后,范希凯就接到了指挥中心的指令。

正在疏导交通的范希凯
2004年出生的范希凯今年21岁,他进入李村中队马上满两年,也是整个大队最年轻的交通辅警。“我之前是一名橄榄球运动员,先后在市队、省队和国家队打比赛,2023年退役之后,赶上辅警招聘,就报了名,成为一名铁骑队员。”范希凯告诉记者,之前在赛场上打拼赢得比赛,如今他把李村商圈当成自己的赛场,在这里与交通违法行为较劲。

繁忙的路口中央指挥交通
“违法停车的投诉是我们日常接到最多的投诉类型,这些司机往往抱着临时停车的侥幸心理,却忽视了自己的违停可能会给其他车辆造成的困扰。”范希凯说,每每接到类似的投诉,他都会第一时间去现场处置。“原本只有两条车道的道路,因车辆违停占了一条,其他车辆压根没法会车,处置不及时,很快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拥堵。”

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未佩戴头盔被批评教育

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未佩戴头盔被批评教育
临近中午时分,范希凯在民警的带领下,在源头路与京口路路口开展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整治,记者注意到,他们重点查处的是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在短短半小时的整治行动中,10多名未佩戴头盔的驾驶员被查获,其中不少都是把头盔悬挂在车子上而不是戴在头上。“天气炎热,可以佩戴适应夏季的轻便头盔,而不能因为天气热不佩戴,这样挂在车上一点安全作用起不到,一旦发生意外,最脆弱的头部没有保护怎么能行?”每查处一名违法驾驶员,范希凯和同事们都会发出灵魂拷问。

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未佩戴头盔被批评教育
“开门杀”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受伤
在跟访过程中,范希凯处置了多起交通事故,除了平时常见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外,一起“开门杀”导致的伤人事故非常值得广大交通参与者注意。

“开门杀”事故后范希凯正在询问情况
下午3点多钟,范希凯接到了指令,在青峰路一公交站附近发生一起汽车与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报警。赶到现场后,记者看到腿部受伤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坐在路边,旁边停放着一辆白色汽车。“汽车在路边停车,我就绕过去,这时候,驾驶员一侧的车门突然打开了,我躲避不过去,电动自行车就撞了上去,摔倒了,现在感觉腿疼。”伤者描述事发的经过,随后范希凯也向汽车驾驶员进行了核实。

“开门杀”事故后范希凯正在询问情况
“实在是没注意,没想到左侧会过来电动自行车,疏忽了。”驾驶员对事件的发生没有异议,随后范希凯协助两位驾驶员进行交通事故视频快处,认定汽车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开门杀’导致的交通事故非常典型,开车门一方因为没有尽到注意观察的义务,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范希凯表示,停车开门前,无论是司机还是车内人员,一定要确保后方安全的情况下再开门下车。
李村夜市的守护者
下午五点钟,李村商圈的晚高峰开始了,范希凯和同事们出现在每一个车流量激增的路口。“虽然路口处有红绿灯控制,但是在车流量大的情况下,灯尾的车流如果压在路口,很可能会影响其他方向的车流,进而互不相让,最终导致路口的拥堵,降低通行效率。”范希凯告诉记者,这个时候,就能显出路口疏导的必要性,“我们在路口疏导,会根据前方路况提前引导或暂缓车流进入路口,让更多的车辆高效通过路口。”
从晚高峰岗位上撤下来之后,范希凯匆匆吃了晚饭回到中队休息,晚上7点钟左右,通过中队指挥室的监控,范希凯发现李村夜市周边的车流又逐渐增大,他又收拾装备来到了夏庄路上。
“赶紧把车开走,不要停在路边影响其他车辆通行。”范希凯首先对路边违停的车辆进行了清理,“夜市路边违停下来买东西的车辆挤压了正常行驶车辆的车道,是影响通行的重要因素,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我们会及时驱离并进行视频抓拍。”
随后,范希凯走到了路口中央,指挥车辆快速通过,路口恢复畅通。
晚上10点钟,李村商圈逐渐安静,路上的车也逐渐减少,范希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身上的警服已被汗水反复浸湿。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