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高管受审!ST起步财务造假案主谋被公诉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又有上市公司被起诉!
根据ST起步7月11日晚间公告,ST起步及其前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裁、董秘、财务总监共5位高管,外加1位供应链总监,被集体告上法庭。
上市公司高管被起诉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如此多高管同时成为被告的实属罕见。在受访人士看来,这意味着,ST起步所涉问题颇为严重,相关主要责任人或将面临刑事处罚。
从检察院指控来看,ST起步及其主要责任人存在三重罪: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如果法院认定上述罪名,ST起步相关主要责任人员势必面临刑事严惩,乃至坐牢。”受访人士分析道。
实际上,此次被刑事起诉,已是ST起步因系列违法违规行为被严惩的第二步。早在2022年,其即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事项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3年12月,行政处罚结果落地,由于2018—2020年财务造假、2019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说明书造假,ST起步及其主要涉事责任人被合计罚款7700万元。
与此同时,ST起步,这家2017年上市、一度号称A股“童鞋第一股”的主板上市公司,2020年起即陷入连续亏损,并且每年亏损规模均在1亿元以上。根据其7月11日晚间披露的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ST起步亏损仍在延续,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3亿元—0.45亿元。
被送上法庭
2023年被罚7700万元、近年来罚单频频的ST起步,再度陷入泥潭。
根据其7月11日晚间公告,ST起步收到起诉书,公司及六位主要涉事责任人被送上法庭。包括5位前任高管——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裁、董秘、财务总监,以及昔日的供应链总监。
根据丽水市人民检察院指控,ST起步以虚增利润的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并在《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公司债券,数额巨大且有其他严重情节。
前述6人应当以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在此基础上,5位高管还应以欺诈发行证券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受访人士分析,待法院判决以后,ST起步大概率还将面临高额刑事罚金,6名责任人员尤其是5位高管,或将被判刑。
ST起步及其主要责任人究竟是如何违法违规的?从起诉书来看信息量相对有限,透过2023年12月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可以更为清晰地窥见答案。
具体来看,ST起步存在财务造假、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规等多重问题。其中,系列问题的起因是财务造假。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ST起步以虚构采购、销售业务等方式造假,两年半间合计虚增营业收入3.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29亿元。2020年上半年虚增比例最高,以利润总额为例,虚增规模0.40亿元,在当期利润总额中的占比高达50.30%。
以2018年度及2019年1-6月的造假数据为基础,ST起步于2020年发行募集规模5.2亿元的可转债,受此影响,ST起步被证监会判定为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在检察院的指控中更是被定义为欺诈发行。2018年、2019上半年,ST起步虚增利润总额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10.39%、14.57%。
不仅如此,ST起步还存在股份代持未披露行为等一系列信披问题。
典型如,2016年12月13日,ST起步董事长、实控人章利民与四人签订《股权代持协议书》,约定章利民以每股5元的价格向4人转让其间接持有的ST起步股票合计2000万股,但暂不办理过户,由章利民代为持有。
股份代持行为发生于2016年,结束于2019年。2000万股代持股份占 2018年、2019年ST起步总股本的比例均为4.26%。然而,在2018年年度报告、2019年年度报告中,ST起步对上述股份代持行为只字未提。
有鉴于此,在证监会2023年向ST起步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ST起步及其主要涉事责任人被合计罚款7700万元。
其中,上市公司ST起步被罚5700万元。个人中时任总经理被罚最重,为1000万元;时任董事长、实控人次之,罚款500万元;时任财务总监、董秘分别被罚300万元和200万元。
三重问题缠身
实际上,ST起步已然问题缠身。除了如今被起诉、2023年被证监会行政处罚,其还被浙江证监局、上交所等频繁点名。
综合浙江证监局、上交所2024年以来所发罚单,在证监会2023年《行政处罚决定书》所列问题以外,ST起步至少存在三重问题。
问题一:多重信息披露违规。
典型如:2024年9月24日,ST起步披露了与供应商的商业承兑汇票交易,但这些交易不具备商业实质,且未如实披露相关事实。信息披露前后不一致,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影响了投资者的知情权。
再如,未按规定审议并披露关联交易。2019至2022年间,ST起步经销商昆明标孩商贸有限公司、株洲起福商贸有限公司,均为ST起步时任总经理实际控制的企业,属ST起步关联方,ST起步未按规定审议并披露与上述关联方的关联交易。
信息披露违规的不仅是ST起步,其子公司亦如此。
比如,2024年9月26日至9月27日,ST起步子公司香港起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近5000万股ST起步股票被司法拍卖,但未按规定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问题二: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
2020年6月,ST起步将2020年5月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用于分红,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
与此同时,ST起步还存在因合同签署主体错误,导致不同募投项目之间资金混同使用的情况。
问题三: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偏离严重,少报亏损。
以2024年半年报为例,在业绩预告中,其归母净利润亏损为650万元至950万元,而实际亏损却高达2727.16万元。
2020年以来持续亏损
从ST起步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如今的问题缠身不免令人唏嘘。
ST起步成立于2009年,前身是浙江起步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主打中端儿童鞋服市场。
2017年8月,ST起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A股“童鞋第一股”。伴随上市,其迎来新称谓:起步股份。
上市后的起步股份主营业务为儿童鞋服的设计、生产与销售,旗下核心品牌为“ABC KIDS”。
起先,其业绩尽管有些下滑但整体尚可,2017年—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1.81亿元、1.43亿元。
面临缩水的业绩,起步股份于2020年引入辛选集团(辛巴团队)作为战略股东,尝试直播电商转型,但后续合作效果未达预期。其利润也自2020年起陷入持续亏损。
Wind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ST起步归母净利润亏损规模均在1亿元以上,2023年亏损最高达6.56亿元。根据其日前披露的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3亿元—0.45亿元。
如果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按照亏损0.45亿元计算,2020年以来ST起步归母净利润亏损规模已经高达17.77亿元。
连年亏损、问题缠身的ST起步,下一步该走向何方?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