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乡建“赋智结对”,山东大学专家团走进威海市王家疃村
为纵深推进全省文旅产业“赋智结对计划”,精准助力乡村文旅提质升级,8月8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许峰率专家团队走进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聚焦王家疃村艺术乡建成果及其催生的新业态、新空间,通过深度考察,为威海市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细观风貌蝶变
近年来,王家疃村以“艺术介入乡村”为理念,在保留胶东传统村落肌理的同时,巧妙融入现代设计与艺术元素,打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乡建”典范。

专家团队对王家疃村整体风貌进行了细致考察,他们穿行于石板小巷、古朴院落与创意空间之间,实地感受村庄在环境提升、文化保育、产业活化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对村庄整体规划、建筑改造的和谐统一以及营造出的浓厚文化艺术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为全省艺术乡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深访窑炉工坊
专家团队深入考察了特色业态“崖尚窑炉面包房”,了解了采用传统窑炉烤制面包的工艺、融合自然与艺术的金鱼池天花板设计、链接农耕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时令“晒秋”等,专家认为这里不仅是消费点,更是展示乡村美学、传递生活方式的复合型艺术空间和艺术乡建的生动案例。
精鉴民宿美学
专家团队来到精品民宿“研山小筑”,了解其如何依托村庄整体的自然与艺术氛围,打造集高端住宿、文化体验、艺术交流于一体的特色场域。经调研,专家们对其建筑设计美学与空间营造的艺术性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是艺术乡建驱动产业升级、实现价值提升的重要路径,是王家疃艺术乡建提升乡村住宿品质的标杆。
共谋发展良策
基于实地调研,专家团队对王家疃村艺术乡建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深化IP转化:系统梳理历史文脉、艺术与生态资源,提炼核心符号,讲好“王家疃故事”,打造高辨识度文旅IP。
提升集群效应:鼓励精品民宿引领联动,协同村内艺术家工作室、手工艺坊等,形成特色互补、业态丰富的民宿集群。
智慧赋能营销:引入数字化手段优化管理服务,利用新媒体精准定位客群,讲好乡建故事,拓展影响。
生态产业协同:注重生态保护与产业平衡,探索生态农业、绿色康养等与文旅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山大专家组王家疃之行,是威海与山大继文旅资源普查后的又一深度合作,也是省文旅厅“赋智结对”活动落地的重要一步。许峰教授肯定王家疃艺术乡建培育新空间、新业态等方面的成果,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基,进一步了解王家疃及其他结对点需求,在规划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撑,助力王家疃打造成为示范性乡村文旅融合标杆,树立可借鉴、可推广的“齐鲁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