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蝶变绘就和美画卷,济南“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走进章丘区、莱芜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9:54:00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正是拥抱自然、品味乡韵的美好时光。7月22日,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暨泉韵乡居和美乡村建设主题采访走进章丘区“明山绣水”片区和莱芜区“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这些片区以秀美的山水田园为底色,以深厚的文化为灵魂,勾勒出一幅“村美、民富、人和”的新时代乡村画卷。

“明山绣水”片区:串珠成链,农文旅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章丘区“明山绣水”片区位于明水城区北邻,覆盖明水街道、绣惠街道10个行政村,沿绣江河两岸,串联起绣江河公园、玉泉湖公园、赭山山体公园等自然人文节点,形成集湿地观光、休闲垂钓、文化研学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带;稻田观光、特色美食、农耕体验一应俱全,万亩“稻荷飘香”田园盛景尽收眼底;借势明水古城溢出效应,引建小楼花市、绣江城市营地,拓展婚庆、游乐、露营等特色业态,城乡映照、美不胜收。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古城映照的田园交响。

在桃花山新村的锦鲤养殖基地,一汪汪清澈见底的池塘里,五彩斑斓的锦鲤在水中自由游弋。这一尾尾锦鲤,便是当地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据章丘区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孟凡诗介绍称,桃花山新村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锦鲤养殖、藕虾套养、蔬菜直供等生态农业,打造北方风情民宿。藕虾套养项目已举办4届活动,吸引游客10万人次。“去年村集体增收150万元,500多个家门口的岗位让村民年均增收4万元。”他称,接下来,桃花山新村将借助现有“四大产业”,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态。“目前已与济南泉世界运营公司合作,策划了‘一条动线、四大片区、十大场景’,丰富乡村文旅产品供给,承接古城溢出效应,打造济南近郊沉浸式田园度假村。”

离开桃花山新村,沿绣江河溯流而上,明水街道西营村的千亩香稻基地闪耀着金光。这里曾是明水“大红芒”香稻的原产地,如今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香稻研发中心,流转土地600余亩,打造明水香稻标准化种植基地,进行良种培育、土壤改良,去年香稻亩产量突破1000斤。同时,发展稻田鸭、稻田蛙等立体循环农业,村集体年增收55万元,昔日的传统农耕焕发新生。

依托“一山两河三园”生态基底,西营村吸引社会投资1500万元建设“稻荷飘香景观区”,联合杭州千拓文旅公司专业运营,打造稻田观光、特色美食、农耕体验等“农业+”模式,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文旅业态。在“红花绿叶掩映,蛙声蝉鸣相和”的诗意景观中,西营村再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意境。

绣江河滋养的明水街道吕家村,引泉造景,打造泰岱石松、人造瀑布、小桥流水、鲤跳龙门等景观,搭配花草成圃、绿树掩映,呈现出“绿树成荫、小河流淌”的美丽景色。

吕家村目前共有265家经营主体,涵盖高效农业、高端制造、文旅服务等多行业领域。依托76家工业企业基础,吕家村村党委整合喜庆产业资源,组建锣鼓队、婚宴酒店联盟,承接全区90%的婚庆业务,带动300余人就业。投资建设的欢乐堡、稻香渔歌露营地等农文旅项目,与明水古城形成联动效应,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产业融合让土地生金,吕家村村民成了名副其实的“三薪农民”。

“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打造全域景区化乡村、红色旅游新名片

“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位于莱芜区南部,涉及高庄街道、牛泉镇10个行政村。片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自然资源底蕴,积极探索“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子,打造集初心溯源实践、红色教育培训、研学体验和乡村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域景区化乡村、红色旅游新名片。

走进高庄街道塔子村文化产业园,红色气息扑面而来。村中有八路军四支队驻莱办事处暨山东省委旧址,南有莱芜709文化产业园,西有张道一墓,北有苍龙峡、高庄革命烈士纪念陵园,可以说,塔子村有着不可复制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

据塔子村党总支书记亓新东介绍,村庄与嬴城产发集团整合资金8200万元,对709厂旧址修旧如旧、场景复原,打造高端红色教育基地;同步流转709厂周边土地700亩,与山乡集团共同策划建设塔子农场,打造油葵花海、创意农场等20余种文旅业态。“下一步,我们还将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让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获得感满满。”他称。

离开塔子村,记者来到黑峪村赴一场“花田之约。通过村企联建、产业联动,黑峪村招引半亩花田创始人回乡发展,建设品牌馆,栽植玫瑰、牡丹120余亩,打造原料溯源基地和产品研发基地。同时,在莱芜鲁中生物谷建成化妆品原材料加工基地,在济南高新区建立研发中心,构建了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乘着东风,产业联动带来了共同富裕。黑峪村与半亩花田结对,整合资金1600万元,利用村内4处闲置宅基地、12条街区,建设“花点时间”“山野集市”等特色项目,打造“峪见花巷”,与半亩花田共同开发露天电影、电商直播等20余种业态,带动90名村民就业创业,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小山村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牛泉镇庞家庄村联合万邦公司及周边5个村党支部成立“星火”党总支,带领35个合作社成立山楂行业协会,成为重要的加工集散地,冻干山楂占全国高端市场的1/3以上。

村子吸引了100余名青年创客,新建山里红农场、山楂之恋青创街,拓展研学旅游、山村市集、山楂盆景、柿意酒坊、花椒油坊、乡村啤酒节等20余种新业态,以“村集体+龙头企业+创客+农户”发展模式,开发数字乡村系统,利润实现即时到账,带动营业户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

让农田变景区、农房变民宿、农产品变礼品,以点串线、以线扩面的背后不仅是富民增收的催化剂,更是每个村庄展现核心竞争力的真实写照。章丘“明山绣水”片区和莱芜“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正以“三变”改革为笔,以党建红、生态绿、产业金为墨,在泉城大地上书写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记者:王倩 摄影:王倩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