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承德县第二小学副校长曲艳颇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承德县第二小学副校长曲艳颇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9月4日,承德县第二小学副校长曲艳颇正在授课。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
“大家看,我梳理了几个单词要点,哪位同学还有补充?”9月5日,承德县第二小学五年级七班讲台上,“小先生”于涵宇正在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预习重点。
讲台下,学生们四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积极与台上互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讨论、记录,很快各小组有了具体的学习重点。
上课的英语教师叫曲艳颇,也是承德县第二小学副校长。学生展示时,她更多时候是站到教室后面,静静倾听学生的发言。
为什么叫“小先生”?曲艳颇介绍,这是学校推行的“小先生”智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于涵宇是“小先生”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去年一年的英语课堂,激发了她的潜能,学习和做事能力都提升很快。
为什么要推行这种教学模式?曲艳颇说,在日常课堂调研中,他们发现教师主导多、学生自主少,课堂偏于知识单向传输,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新的教学模式推行起来并不容易。一开始,老师们有疑虑,学生们参与程度也不高,曲艳颇就主动做示范,同时成立英语学科骨干教师研磨小组,从把握教材精髓到贴合学生学情,从知识构建到思维搭建,各环节反复打磨。
有了示范引领,老师们逐渐接纳、熟练运用,各学科亮点不断涌现。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也高了,四人互动小组逐步让他们会倾听、会提问、会表达、会合作,形成了浓厚的共学共进、共同成长氛围。
这样的教学创新,曲艳颇还有很多。从教24年来,她一直走在先行先试的路上,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钻研教材,深入课堂,和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曲艳颇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一本笔记本,这是她的宝贝。
“这是码书,扫描里面的二维码,就能看到知识点的讲解视频。”曲艳颇说,她在课余时间录制视频,不论是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分享,都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行线下与线上结合、自主与协作结合的混合学习。
曲艳颇还把这种辅助教学方法分享给教研组的老师们,在英语教学小测时,她们给每一道题都加一个二维码,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识别二维码听讲学习。
更让孩子们惊喜的是,学生们学习的视频也会被她制作成码书,记录孩子们的成长。
在曲艳颇眼里,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教师的责任就是发现并放大这些闪光点。
凭借着一股拼劲,她也收获了不少荣誉。她撰写的论文《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发展》获全国英语教学组委会一等奖,课程《How much is it》(多少钱)获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一等奖,2014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德育工作者……
虽然担任副校长后事务性工作增多,但曲艳颇依旧坚持在教学一线。每一节课,她都要认真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潜心设计教学内容。
记者发现,在曲艳颇所教学生的书本上,记录了各式各样的思维导图。
曲艳颇介绍,每学完一个单元后,她都会带领同学们做思维导图。从一篇英语课文的阅读分析到一个单词词根的梳理,思维导图成了学生们整理知识、发散思维的有效工具。
“思维导图不仅帮助孩子们构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曲艳颇说,当学生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就说明他们真的理解了。
9月5日18时许,曲艳颇还在办公室里准备第二天的课程。她细心地调整着思维导图的结构,设计着码书制作的任务单。
“教育不是重复性的劳动,而是充满创造力的艺术。我会继续探索创新,让每一节课都有新意。”曲艳颇说。(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