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敲门入户”到“花样宣传” 垃圾分类工作再提升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管玲琳 施棉波
为持续提升村民垃圾分类参与度,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今年以来,河庄街道群欢村在原有网格化宣传基础上,创新推出“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模式,通过入户指导、创意活动、常态推进“三步走”策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精准入户构筑宣传基础网:依托网格化管理优势,组织12名网格员开展第二轮“敲门入户”专项行动。针对首轮走访中发现的易腐垃圾分拣不净、可回收物积存等问题,定制个性化指导方案,通过“入户讲解+现场示范”方式,对75户重点家庭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同时建立“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台账,对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的家庭授予“环保先锋户”流动红旗,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创意活动激发参与新活力:创新推出“环保π”主题宣传季,以每月3.14日“环保活动日”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在“变废为宝”创意工坊中,村民利用500余个废旧瓶罐制作出38件景观装置,其中“生态鱼灯”、“废旧轮胎花架”等作品已成为村内网红打卡点。开发的“分类大转盘”、“环保飞行棋”等互动游戏吸引200余人次参与,通过寓教于乐方式让分类知识入脑入心。同步开设“分类知识云课堂”,推送原创短视频12期,单期最高播放量突破1.2万次。
长效机制保障工作实效:建立“134”长效管理机制:1支由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督导队伍,每日开展3次定时巡查,重点把控早中晚4个垃圾投放高峰时段。设置“环保积分超市”,村民凭正确分类获得的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目前已兑换260人次。配套建立的“垃圾分类红黑榜”每半月更新,通过村务公开栏和微信群同步公示,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下一步,群欢村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结合村民实际需求,探索更接地气、更可持续的推广方式,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共同建设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