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封堵越开放! 外资“扎堆”中国加码布局
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创下新高,来自8个国家的17家企业2025年第一次派正式代表参加论坛,占企业总数的20%。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也集中发声,释放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多重政策信号。事实上,中国消费从春节起就显现出持续复苏势头,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绿色消费的快速增长。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比2024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

在进一步提振消费方面,中国商务部25日召开专题记者会,介绍扩消费具体举措,包括将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并将出台有关离境退税的针对性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等。中国商务部方面也表示,2025年将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领域开放试点,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中国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根据中国工信部数据,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过3.6万亿元,同比增长8.3%;产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近百位跨国企业CEO和高管近期齐聚一堂,不少企业关注到中国扩大消费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可能为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市场空间。“以旧换新、新质生产力”等中国热词,成为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事实上,中国多部门相关负责人近期多次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不少跨国企业负责人公布了在中国扩大投资的最新计划。

2025年以来,中国各地也加快招商引资,推动重大产业和投资项目落地。在广东,《广东省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指出,全省将举办100场以上“投资广东”系列重点招商引资活动。上海则是连续五年举行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大会上,上海启动规模为500亿的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以及500亿国资并购基金矩阵。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提到,他愿意讨论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不过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表示,特朗普相关言论的不确定性较高,双方在平等的角度进行协商至关重要。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就认为,美中两国政府2025年肯定会进行更深入地讨论,希望官方能在技术和商品方面讨论出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东西。

白宫即将推行的关税政策,也给全球贸易前景蒙上阴影。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前宣布4月2日将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新一轮对等关税。3月26日,特朗普签署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将于4月2号生效。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引发多国不满。加拿大总理卡尼指,有关举措是对加拿大的“直接攻击”;法国和德国方面回应称,欧盟不会坐视不管,敦促欧盟对美出台反制措施;日本首相石破茂则强烈要求美方对日本汽车豁免高关税。

美国关税政策也正影响美国居民消费信心,根据最新数据,美国消费者信心3月再次下滑,降至2021年初以来新低,原因是担心价格上涨和特朗普政府日益加剧的关税政策。具体来看,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92.9,低于经济学家预期,这也是这项数据连续第4个月下降。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未来12个月的通胀预期,升至两年来新高,达到6.2%。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表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是投资者担忧美国经济放缓乃至衰退的原因之一,德意志银行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接近50%。


来源:中国深度财经
编辑: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