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出走,奈雪“茶凉”?
4月1日晚间,奈雪的茶发布董事会人员变动公告。公告显示,公司非执行董事马焱俊因其他工作安排,已提呈辞任非执行董事,即日起生效。马焱俊辞任之后,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位。
无独有偶,近日,奈雪的茶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为49.21亿元,比2023年的51.64亿元下降了4.7%,归母净利润为-9.17亿元。一边是业绩、市值大幅缩水,一边是高管频繁出走,持续传出的利空消息,给奈雪的茶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7年亏了62亿
从盈利1000多万,到巨亏9个多亿,奈雪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对于2024年的亏损,奈雪的茶方面表示,主要由于2024年度消费市场表现疲弱,更多的顾客倾向于谨慎消费或目的性消费,且现制茶饮行业竞争加剧,共同导致2024年度来自奈雪的茶直营门店的收益及门店经营利润率产生波动;于2024年度关闭部分表现不及预期的门店,为此产生闭店损失。
记者梳理发现,有公开数据可查的7年时间里,除了2023实现微弱盈利,其余时间均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4年,奈雪的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6亿元、-0.39亿元、-2.02亿元、-45.25亿元、-4.69亿元、0.13亿元、-9.17亿元,7年累计亏损近62亿元,被称为新茶饮界的“亏损王”。
通过对比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和蜜雪冰城业绩可以发现,蜜雪冰城盈利44.37亿元人民币,古茗盈利14.79亿,茶百道盈利4.72亿元。三家新茶饮巨头均已实现盈利,唯有奈雪的茶仍在亏损泥潭中无法自拔。
同时,奈雪的现金流也在不断恶化,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3年的8.29亿元锐减75.7%至2.02亿元,其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从2021年的41.05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22.85亿元,缩水超44%。
与之相伴随的是奈雪的茶门店量价齐跌。每笔订单平均销售价值从29.6元降至26.7元,每间茶饮店平均每日订单量从344.3笔降至270.5笔。双重影响之下,导致奈雪过去一年在不同市场的单店日销售额全面下滑,其中一线城市从2023年的1.27万元下滑至8900元,新一线城市则从9500元下降至6800元。
成本失控成最大难题
为何奈雪一直亏钱?成本控制不力是最大因素。
数据显示,2023年奈雪的原材料成本占收入的比重从33%下降至32.9%,人力成本占比从31.7%下降至27.2%,成本控制使奈雪于2023年实现盈利。
然而,2024年奈雪未能延续这一趋势,多项成本均出现了反弹。财报显示,2024年奈雪的原材料成本的占比上升3.9%至36.8%,人力成本占比上升2%至29.2%;其他开支的占比从5.1%增长至10.1%,光这一项成本就增加了2.35亿元。

在新茶饮市场中,奈雪的成本控制难度远高于其他品牌,核心原因在于其高端化定位和直营为主的经营模式。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导致奈雪的茶净利偏低的重要原因是其经营模式:“奈雪的茶注重‘第三空间’的打造,需要非常多的人力支持,提高了其人力成本,并且营运和快速扩张两大具有‘伴生性’的不利因素,使得公司门店层面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奈雪执意要打造的“第三空间”,似乎并没有多大吸引力,八成购买奈雪的消费者都选择非堂食。年报显示,2024年奈雪门店订单占比只有13.1%,其他87%全是顾客来自提或者网上订单。

来源:公司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