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生态绿脉润京城

京雄大桥与花海同框。丰台区供图
“这里的景色绝了,特别是远处的那座桥和眼前的这几片花海,构成了一幅很美的风景画。”骑行爱好者李旭冉放慢了速度,在一处开阔地前停了下来,蹲下身子用手机拍下了眼前的风景。
李旭冉口中的大桥是目前北京单跨跨度最长的桥——京雄大桥,如同中国结一般横跨永定河两岸,连通着北京、雄安两地。“这几年,我经常到永定河两岸骑行,可以说是看着这座桥一点点建成、通车,也在不断感受着河两岸发生的点滴变化。”
永定河,是京津冀晋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更是北京的母亲河。2020年春,经过生态补水,断流了25年的永定河北京段全线通水。水流的回归只是开始,要让母亲河重现生机,河两岸的生态修复同样关键。

永定河风光。丰台区供图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北京要深入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重视河岸带生物栖息地功能,发挥河湖生态服务功能,打造亲水空间。五年来,永定河流域陆续启动了多项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维持河道生态基流。
几年前,李旭冉拍摄京雄大桥的地方还是一片被人“遗忘”的荒滩,如今已是绿意葳蕤,花影摇曳。“我们对永定河滩涂地进行了功能性重塑。”丰台区创森办宣传组负责人康森解释道,“在严格遵循防洪安全标准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生态驳岸改造、可淹没式设施设计等技术创新,将传统的行洪河道转化为了复合型的生态廊道。”

永定河亲水廊道建成开放。人民网记者 董兆瑞摄
2024年7月,丰台区永定河亲水廊道建成开放,形成了覆盖永定河东岸沿线360余公顷的蓝绿空间亲水绿廊。这条廊道将沿河岸东侧的晓月湖公园、绿堤郊野公园、紫谷伊甸园、北天堂公园等4个公园串联成线,打造了一条总长13.08公里的连贯的滨水绿廊,道路两侧,由40余种花卉构成的10万平方米的“复合”花海,从5月到11月连绵不绝地盛放着。

靓丽的风景吸引了大量骑行爱好者。丰台区供图
“十几公里一口气骑下来,特别爽!”永定河亲水廊道建成后,这里成了李旭冉的第一选择,周末经常约上两三好友一起来骑行,有时下了班也会来过把瘾。“这儿一路繁花,水清岸绿,鸟语花香,在家门口能有这样的景色,感觉很幸福。”李旭冉说。
好的生态也成为了野生动物栖息的理想家园。“快拍,那是一只鹈鹕!”观鸟爱好者佟浩一下子抬高了嗓门,兴奋起来。“水面上那还有一只凤头鸊鷉。”离着几十米看了一眼,佟浩就认出了它,“它们经常潜到水下去,过很久才从水中冒出来,与我们‘斗智斗勇’,特别有意思。”

宛平湖畔的“打鸟人”。丰台区供图
宛平湖是永定河上一处开阔水域,早上八九点,正是鸟类觅食的时间。岸边,一群观鸟爱好者正在“打鸟”。所谓“打鸟”,是观鸟爱好者对拍摄鸟类约定俗成的用语,并无伤害鸟类之意。永定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鸟类到这里觅食、栖息甚至是繁育,而鸟儿们又引来了这些“打鸟人”。
佟浩每个月都要来这里几次,粗略一算,一年下来,能够观测到的鸟类有八九十种。这两年,他明显感觉到,在永定河沿岸,不仅是专业的观鸟爱好者在追鸟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也加入了“追鸟一族”。“现在经常看到有父母带着小朋友来观鸟、识鸟,从小让孩子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这是多好的事儿啊。”他说。

市民利用岸边的观鸟设施进行观鸟。人民网记者 董兆瑞摄
“我们串联和营造了浅滩湿地、生态岛链,保留了大片鸟类栖息地,成功吸引了多种候鸟在此驻留。”康森介绍说,“京雄大桥东南侧300米处的砂质崖壁,是北京市最大的崖沙燕栖息地,有近200个崖沙燕巢穴。在2024年开展综合治理的过程中,这段崖壁得以保留。今年春天崖沙燕又回来了,它们在这里‘置办新居’。”
生态得以修复,也为陆生动物提供了迁移通路。“以前在永定河东岸只能观测到蒙古兔、黄鼬、刺猬等这些小型的哺乳动物,近两年还记录到了豹猫、狗獾、花面狸这些动物,通过绿廊的扩展连通,它们已经进入到北京城区这一侧了,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佟浩欣喜地说。
如今,永定河已经连续五年实现全线通水,其中2024年永定河全线通水261天,较2021年增加了近200天,北京市二级保护鱼类中华多刺鱼在永定河重现。仅在宛平湖所在的绿堤郊野公园,就已经记录到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黑鹳在内的147种鸟类,成为了观鸟爱好者的天堂。

永定河两岸织绿成网。丰台区供图
依偎着母亲河的清波荡漾,两岸也已织绿成网。昔日挖沙形成的大沙坑已经变身为北京园博园,成为了集园林艺术、文化景观、生态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大型城市公园,一棵棵绿树在风中伸展着枝丫,书写着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
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尹航表示,丰台区将高标准打造具有丰台特色的花园城市,通过“森林绕城、绿道连城、碧水穿城、湿地润城、公园遍城、农田留城、花果香城、生物汇城、景观靓城”绿城九法,在超大规模城市中构建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四季有花”的花园式空间体系。
13公里长的滨水绿廊蜿蜒向远方,而它还将继续“生长”。北京市正在谋划建设236.7公里长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丰台、石景山、门头沟三区按照“整体谋划、分区建设”的思路,打造“蓝绿融合链·国际滨水道”。其中,丰台段总长约77.5公里,是生态与人文结合最紧密的历史精华段。未来,一道更加连贯、绵长的“生态绿脉”将扮靓京西。(何晶茹、崔东、高星、董兆瑞、鲍聪颖、尹星云、唐宋、许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