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大家关闭手机监听,不然仅凭你开锁的声音,就能复制大门钥匙
小时候家长总叮嘱 "别给陌生人开门",如今这句忠告得加条新守则:别接陌生电话。一个看似平常的通话,就能让积蓄瞬间蒸发。近期频发的电信诈骗案件,正以令人防不胜防的手段,让无数人掉进精心设计的陷阱。50 万存款两小时 "消失" 的惊魂记聊城的白女士像往常一样刷着短视频,突然接到一通自称 "银保监会工作人
日期:2025-04-18 10:51:00
-
警惕!清华大学一教师遭遇“百万保险”诈骗
4月6日,清华大学保卫处发布通报,称近期接到公安机关通报,发现多起冒充客服实施网络诈骗的案件,主要针对高校师生群体。通报中提到,日前,清华大学一名教师接到一通自称是某短视频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该教师在平台上开通了一项价值百万的保险业务,并威胁如果不立即取消,将从下个月开始每月扣费800元。该教师
日期:2025-04-08 18:43:00
-
损失高达数百万元!我驻日使馆紧急提醒
驻日本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谨防新型电信诈骗。近期,多名在日中国公民遭遇电信诈骗,损失高达数百万元。“五一”假期已至,驻日本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特别是游客、留学生提高防范意识,特别关注以下情况,谨防上当受骗。一、国内政府部门、外交部领事保护热线(12308)和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中国同胞涉嫌犯
日期:2025-05-01 21:36:00
-
十年前投资被骗,现在能“退钱”?银行经理迅速报警
“我们接到法院的电话说之前投资被骗的钱能退”银行内,客户前来咨询经理却迅速报警……前不久一对老年夫妇走进鄞州银行兴宁支行焦急地向银行工作人员求助“我们接到法院的电话说之前投资被骗的13万元现在填写资料就能退6%的钱你帮我们看看这是不是真的”银行财富经理戚珊珊接过合同发现签约方的属地信息和老人接到的电
日期:2025-04-20 12:20:00
-
通信营销电话藏了多少“坑”?
通信套餐“免费升级”“限时优惠”……这些被消费者视为优惠的广告,不知不觉中却暗藏套路。“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通信行业电话营销花样百出,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依然存在。花样百出 套路多多近年来,不少人反映,会不时接到自称是运营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或称能免费升级服务,或说能降低资费……花样繁多的
日期:2025-03-15 07:29:00
-
沈阳大爷被“假孙子”骗了2万元!魏某某,被抓获!
“爷爷,注意身体啊!”接到“孙子”的电话年过八旬的邢大爷很是欣慰“有人冒充我小孙子!”3月17日11时许和平分局集贤派出所接到邢大爷的报警电话“假孙子”找他要钱而小孙子正在学校上课“小孙子的声音和平时不太一样变声期嘛,我也没多想”前一晚“假孙子”打来电话二人唠了一会“假孙子”嘘寒问暖邢大爷也并未发现
日期:2025-03-31 16:01:00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部署查处“3·15”晚会曝光营销骚扰电话、虚商“小号”等问题
每经AI快讯,3月16日,据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公众号消息,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营销骚扰电话、虚商(移动转售业务运营商)“小号”等问题,广东省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部署,连夜对涉嫌违法违规主体进行调查处置,责令基础电信运营商立即关停涉及飞鸽传书(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隐私
日期:2025-03-16 16:41:00
-
通信营销电话藏“坑”?三大运营商发文回应:开展自查
3月15日,新华社发文《通信营销电话藏了多少“坑”?》,称通信套餐“免费升级”“限时优惠”……这些被消费者视为优惠的广告,不知不觉中却暗藏套路。“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通信行业电话营销花样百出,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依然存在。3月16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集体发文回应。中国移
日期:2025-03-16 17:43:00
-
针对通信电话涉营销问题 三大运营商回应
3月15日,“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通信行业电话营销花样百出,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对此,3月16日,@中国移动 发文称:对新华社有关通信电话营销的报道,我司高度重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已第一时间开展针对性自查。一旦自查发现存在相
日期:2025-03-16 19:59:00
-
“你拿啥报的警?”“ATM啊”网友:果然还是新脑子好使!
随着安全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小朋友们能够在危急关头迅速判断、冷静应对不管是自救还是救人他们都表现得机智又勇敢今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些可爱的孩子们!ATM机能报警? 这知识点我是真没想到辽宁抚顺一名7岁男孩与家人走散后通过银行ATM机上的紧急求助按钮找到家人银行24小时运行的ATM机房里有一
日期:2025-03-19 10:39:00